
杨卫
■本报记者 倪思洁
日前,记者从国际出版和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获悉,由其创建的Scopus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国国产科技期刊数,已经从2020年8月的700多种增加至如今的1000种以上。
针对国产科技期刊被收录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杨卫。
“每年100多种中国期刊被Scopus收录”
《中国科学报》: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入选Scopus数据库的现状如何?
杨卫:目前,正式在Scopus数据库中上线的中国科技期刊突破1000种。其实,去年年底,通过遴选的中国期刊就已经超过了1000种,只不过从遴选通过到正式上线之间,有大约半年的数据磨合期,所以目前在数据库中只看到1000种来自中国的科技期刊。
现在,平均每年有100多种中国科技期刊被Scopus数据库收录。被收录的中国期刊中约一半是英文期刊,一半是中文期刊。中文期刊上的论文也有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及单位等,具有在世界范围内被搜索和引用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报》:这些期刊在数据库中的影响力排名情况如何?
杨卫:Scopus数据库分为27个大的领域,每个领域的期刊又可按照影响力分为四个区,比如,前25%为一区(Q1),前26%~50%为二区(Q2)。
入选Scopus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排名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些期刊刚进入数据库时,影响力排名往往比较靠后,基本都在三区(Q3)或四区(Q4)。近几年,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目前四个区里都有一定规模数量的中国期刊,进入一区和二区的数量也有不少,停留在三区和四区的更多。
《中国科学报》:中国期刊进入国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如何?
杨卫:2000年中国科技研究已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到2010年,全球每一个学科领域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贡献,但在当时,我国高影响力作者却只占全球约1%。直到2020年,中国科技体量才同美国或欧盟相当,2021年我国高影响力作者数量已占全球的14.2%。不过,我国仍与学术强国相差甚远,学术影响力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仍大幅落后于我国在学术产出和作者影响力方面的水平。
预计到2030年,基于中国的科技期刊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共有2000种来自中国的科技期刊进入Scopus数据库,同时在Scopus数据库的1000种国际期刊中获得编辑主导权。
“中国科技期刊被拒有几个常见原因”
《中国科学报》:Scopus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快速增长有何意义?
杨卫:增加国际数据库里中国期刊的收录数量,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科学高地建设和开放科学的发展。如果不进入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我们就很难实现数据开放共享。
目前,在世界通用数据库中,中国作者的论文发表量占全球20%。但是,Scopus一共收录了约25000种期刊,中国期刊只占4%。所以,Scopus收录了1000种中国科技期刊的事情,只是一种起步的标志,还算不上我国科技期刊界的“丰功伟绩”。
《中国科学报》:2018年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成立,您作为委员会主席,能否谈一下近年来委员会在推进中国科技期刊被收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卫:在2018年以前,我们的期刊都是零零散散地自己申请收录,被拒之后也不知是何原因。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成立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体系,向Scopus全球期刊遴选委员会推荐中国期刊,还会对中国科技期刊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如何与国际接轨。
我们也会参加Scopus全球期刊遴选委员会的会议。他们经常开会讨论一些在世界期刊界刚出现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能还没有开始重视。比如,如何将预印本梳理为可部分检索的科学数据,掠夺性期刊和常规期刊中间的灰色地带需要分成多少级来分类制定政策等,所以参加此类会议对于我们推动中国期刊的进步是有好处的。
《中国科学报》:从这些年帮助推荐中国科技期刊进入Scopus数据库的经历来看,中国科技期刊在申请加入国际数据库时,面临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杨卫:国际上有很多数据库,比如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Scopus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都有专门的选刊委员会,有一套标准。这里面既有正面指标,也有负面指标。
我们在推荐期刊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科技期刊被拒有几个常见原因:一是出版伦理的陈述缺失或不全,很多中文期刊不太注重对出版伦理的规定说明,没有写清楚预防学术不端的措施等。二是很多期刊是中文期刊,在国际统计体系里很可能出现引用不够的问题。三是过于区域化,收录进Scopus数据库的期刊上的论文是要给全球阅读的,如果期刊的作者都是某个特定范围内的中国作者,编委也都是中国人,就会被评价为过分偏向于区域性服务。四是网站不规范,比如出现网页无法登录等问题。
“仍存在小、散、乱问题”
《中国科学报》:从整体来看,国际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杨卫:我们期刊的质量和国际期刊的质量还有一定差距。
在审稿方面,国际一流期刊的一篇文章需要3~5位审稿人,每位审稿人的意见都能写1页纸以上,一般作者回答审稿人的说明得有十几页纸。像《自然》《科学》这种顶级期刊,一般每位审稿人可能有3页审稿意见,回复审稿(加修改)意见就要写几十页。反观中国科技期刊,有些期刊是编辑说行就行,没有外审环节;有些期刊会找两个审稿人,审稿意见返回周期长,篇幅也很短。
在拒稿率方面,《自然》《科学》的拒稿率一般为97%~98%,专业顶刊的拒稿率在80%以上,而国内期刊的拒稿率一般在50%上下。
在编辑队伍上,我们很多期刊还存在编辑人数多、生产力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您对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如何评价?
杨卫: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仍然存在小、散、乱问题。中国有5000多本期刊,分属4000多个法人,平均一个法人拥有1.25本期刊,各有各的管理标准,质量很难控制,统一的数据库也很难建立起来,非常不适应现在世界上的开放科学进程。
不过,我国新创办的一些期刊还不错,比如科爱出的100多种刊中,已经进入SCI的那些期刊的影响力基本都上升为一区。估计科爱创办的其余期刊的大部分也都能进入SCI。
《中国科学报》:我们有没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科技期刊数据库?您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杨卫:国际数据库的建立基本都是先经过期刊的规模化发展,再将期刊聚集在一起建立数据库。它们是一个出版社有几千种期刊,而我们是一个法人只有1.25本期刊,要一个一个谈,并非易事。未来,我们需要想办法促进5000多种期刊形成一种利益联合体和相应的分配机制,让中国科技期刊慢慢合成“大股”,同时构建自己的科技期刊数据库。
热门推荐
收起兴业银行回应APP监测用户心率步数:该权限系参与“健步走”活动申请 并非默认开通
- 2022年08月09日 18:00
- 金融一线
兴业银行APP监测用户心率,遭上海市消保委点名
- 2022年08月09日 15:30
- AI财经社
广州白云山旗下三家企业被国家医保局查处
- 2022年08月09日 16:40
- 国家医保局
油价年内“四连降”!加满一箱油少花5元
- 2022年08月09日 16:55
- 央视网
北京市消协约谈每日优鲜 要求务必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
- 2022年08月09日 16:43
- 中国新闻网
从吸睛神器到高温噩梦 全景天幕变成新能源车主的最大槽点
- 2022年08月10日 01:05
- 新快报
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期销量上调至600万辆
- 2022年08月10日 01:05
- 新快报
东部战区继续演训 锤炼海空联合封控能力
- 2022年08月10日 01:05
- 新快报
异地就医更便捷 广佛两地实现挂号资源整合
- 2022年08月10日 01:05
- 新快报
荔湾·龙里乡村振兴馆开馆
- 2022年08月10日 01:05
- 新快报
宗校立:美元陷入胶着 背后没那么简单
- 2022年08月09日 16:51
- 市场资讯
马来西亚力促数字经济发展
- 2022年08月09日 14:02
- 媒体滚动
高盛:美元兑日元近期有迈向140的技术性上行风险
- 2022年08月09日 10:44
- 市场资讯
俄乌最新!发射20枚炮弹,扎波罗热核电站遭炮击,谁干的?莫斯科交易所暂停日元交易
- 2022年08月09日 12:57
- 每日经济新闻
能源危机蔓延至食品材料 欧洲“菜篮子”也危险了
- 2022年08月09日 14:50
- 智通财经APP
A股明日风口:阿兹夫定获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 2022年08月09日 19:58
- 市场资讯
2022年8月10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2022年08月09日 19:44
- 市场资讯
博纳影业柠萌影视上市,行业复苏萌动,多只龙头明年净利润有望暴增
- 2022年08月09日 19:06
- 数据宝
发电量占比将翻倍!政策支持,年均投资预超千亿,核电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 2022年08月09日 19:09
- 数据宝
医美半年报预告雷声滚滚:昊海生科、朗姿股份业绩骤降 江苏吴中、奥园美谷转亏
- 2022年08月09日 19:19
- 新浪证券